Sunday, August 19, 2012
武漢跌出四大火爐 綠化散熱 如開550萬多萬台6匹馬力冷氣機
武漢跌出四大火爐 綠化散熱 如開550萬冷氣機
明報
8/19/2012
【明報專訊】中國向來有「四大火爐」之說,用以形容內地最為潮濕悶熱的4個城市,最近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公布一份「炎熱排行榜」,結果重慶仍當仁不讓位居第一。令人意外的是,傳統上穩列四大火爐之一的武漢「居然」只排名第六,專家解釋,武漢自1990年代末起大搞綠化,有效限制了暖化效應。
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綜合分析過各大省會與直轄市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,整理出一份「炎熱排行榜」,以此反映全國夏季炎熱程度,當中排行前10名者依次為重慶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、長沙、武漢、西安、南京、合肥和南寧。
這項統計的衡量標準包括「炎熱指數」、極端最高氣溫、高溫日數、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,經綜合分析後得出。而所謂的「炎熱指數」,是按一條包括氣溫和相對濕度的計算公式得出,原理是氣溫與空氣濕度同時高企下,汗液難以蒸發散熱,體溫容易過高而感到不適。
如當溫度達攝氏27.78℃,相對濕度達65%,當天炎熱指數為85,屬高溫炎熱日。
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主任張存傑指出,近年「火爐」城市名單愈來愈長,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日益嚴重。熱島效應是高度城市化的產物,因城市人口和建築密集令城市氣溫遠高於周邊地區。
重慶仍居首 福州躍次席
傳統上「四大火爐」有幾種說法,教科書上常見的是「武漢、南京、重慶和南昌」,另一版本則有杭州和長沙。但無論哪一版本,都包括重慶和武漢,但這兩個城市在「炎熱榜」的結果迥異:重慶穩踞榜首,武漢卻只排第六。
湖北省氣象局研究員陳正洪指出,傳統的「火爐」城市都是長江流域的大型城市,由於全球大氣運動的規律出現變化,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省份近數十年變熱幅度特別大,因此福州和杭州會躍升至「炎熱排行榜」的第二、三位。
綠化有助紓緩熱島效應
陳正洪表示,武漢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其實也有變熱,只是幅度沒其他城市那麼大。他認為重要原因是武漢早於1990年代末期已推行綠化計劃,以紓緩主城區的熱島效應。
武漢市園林局統計,1997年至2011年間市內建成區綠地面積由5,270公頃增加逾兩倍至16,347公頃,比率則由26%升至32%,散熱效能相當於550多萬台6匹馬力的冷氣機每日運行20小時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