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September 24, 2011

香港人「冷氣病」病危


香港人「冷氣病」病危
大思時 
Sep 20, 2011
chancedia.com


夏天,身處香港的朋友都不難發現一個「香港奇景」:在30多度的室外高溫下,身處室內的港人卻穿起外套,儼然一副「室外夏天、室內冬天」的景象。


香港的冷氣問題一向受到重視,不少地方更被稱為「城市雪房」,然而即使前幾年開始推行冷氣溫度控制在25.5度,但成效並不顯著,室內外溫差超過10度是常有的事。這個口號的力度越來越弱了!


而「開盡冷氣」的現象讓香港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,形成惡性循環,而一眾港人更因此患上「冷氣病」。


http://easss.com/health


「冷氣病」症狀1:過分依賴


根據「環保觸覺」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,有接近20%的受訪者24小時不會離開冷氣場所,與此同時,超過7成受訪市民整整一個星期都開著冷氣入睡,在冷氣的陪伴下「一覺睡到大天光」。


當然天氣熱是最主要的原因,但不少市民卻是對冷氣過分依賴,回到家中習慣性地就開冷氣,絲毫不考慮有沒有這樣的必要。例如不少家庭常年緊閉門窗,使家裡的空氣變得悶焗,不開冷氣不行。但其實在沒那麼熱、且室外又有風的情況下,完全可以打開窗戶,開上風扇以自然風解暑。


「冷氣病」症狀2:知而不行


本港關於愛護環境、節約用電、環保等題材的廣告並不算少,而我們又是屬於有知識的一族,對目前全球氣溫上升、溫室氣候問題嚴重一點也不陌生。


除此之外,我們也都知道使用冷氣比多數家庭電器用電量要高,所付出的金錢也相對較高。但即使如此,港人也無動於衷。


第一是全球升溫的嚴重性未真真正正影響港人生活,「越熱我便越要開冷氣」是多數人的想法,卻沒想到終有一天可能會摧毀家園;


第二是大多數港人的收入足以應付電費,即使知道費用昂貴,也不願自己流汗受熱。


「冷氣病」症狀3:電費補貼的錯覺


根據「環保觸覺」該份問卷調查數據顯示,超過半成受訪者在訪問前一次所繳的電費是500至1000元,而電費中比重最大的則是冷氣費用。這個數字便反應不少香港人在夏天用電量大、交電費的金額偏高。


話雖如此,這個數字並不能真正反映港人到底交了多少的電費,原因在於政府有電費補貼,而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定金額的補助。該電費補貼更是「買多送多」的原則,用得越多電可獲得補貼也越高。


電費補貼的出發點固然是爲了減輕民眾生活壓力,但卻也縱容大家浪費用電。試想想,在夏天,若上月電費只不過交了一、二百元(扣除鋪貼後),大家必然會覺得電費並不算高,縱容自己可以多用電、多開冷氣。


少開冷氣才能直接杜絕冷氣病
真正的「冷氣病」是這樣的 


多開冷氣固然舒服,但長久下來只會讓港人患上真正嚴重的「冷氣病」。室內外溫差過大、室內冷氣溫度過低、空氣不流通等是香港地使用冷氣的大多數現狀。而在這樣的情況下,越來越多市民患上鼻塞、鼻敏感、感冒、發燒、抵抗力減弱等病症,成為真正的「冷氣病」患者。而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,病菌傳染率也急劇升高,使患上「冷氣病」的港人越來越多。


再生能源產品對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要
節能減排 各方有責


有見及此,環保團體「環保觸覺」除了通過調查問卷的數據讓市民更直觀了解到香港的「冷氣病」問題,更提出並不少鼓勵港人正視 「冷氣病」問題的方法。而這些方法各行各業都應關注,人人有責。


1. 環保團體:9月29 無冷氣夜


根據上年「無冷氣夜」的活動報告指出,停冷氣一日可節省321公噸二氧化碳,作用非常顯著。


而今年,環保團體亦希望通過該活動作為「提高環保意識」的切入點,讓市民真正明白節能的重要性,為這個生活的環境多作思考。


2. 政府:改變電費補貼的策略


正如上文所說,政府目前的電費補貼措施雖在費用上讓市民得益,卻助長「浪費電力」的歪風。因此環保團體建議政府調整電費補貼的實行方案,使它從「補貼」變成「獎勵」,利用它成為市民節能的動力。例如鼓勵市民將自家每個月的電費相比較,省了多少電便做出相應的金額獎勵。


參加該比賽的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碩士生,憑藉 “體感充電器WATTer” 獲得冠軍


3. 企業和民眾:鼓勵使用再生能源產品


而除了政府的「獎勵計劃」,環保團體更希望民眾的節能意識提高,多注意使用在生能源產品。同時亦希望企業能支持再生能源產品的設計、開發和市場使用。正如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K Ltd 此前的一個可再生能源產品設計比賽,則有帶動年輕人積極設計新穎再生能源產品,同時關注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