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ne 29, 2012

港首座零碳建築 零碳天地落成開幕


港首座零碳建築落成開幕
2012年06月27日(三)
東方


【本報訊】全港首座零碳建築「零碳天地」昨日落成開幕,建築項目包括一個實用辦公室及節能展覽廳,透過太陽能及廢食油生產可再生能源供電,並採用地下送風及輻射製冷系統,令室內維持舒適溫度,減少四成半能源消耗之餘,每年冬季更可有小量能源回饋公共電網。展覽廳將於九月開放予外界預約參觀,入場費待定,以補貼日常開支,預料每年可吸引四萬人次到訪。

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enewableenergy1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energy2



建築物內特設本港首次使用低速高流風扇,減少耗電又可保持涼快感。
「零碳」建築是指建築物產電量大於用量,項目位於九龍灣工業區常悅道,由建造業議會及發展局合作發展,並由議會斥資二億四千萬元建造,項目的建築師為新一屆政府的環境局局長大熱人選黃錦星


整個項目佔地一萬四千七百平方米,由構思、建造至落成僅十八個月,九成用地撥作建造包括原生林及綠色茶室的公眾休憩綠化區,其餘約一千四百平方米則屬零碳建築,樓高三層,主要設有綠色辦公室及展覽廳,其中辦公室供三十至四十名建造業議會員工使用。


「零碳天地」錐狀和長形建築形態設計,能減少太陽熱量吸收。
外牆加裝遮陽設計
項目負責人梁文傑介紹指,建築物外牆加裝了遮陽設計,座向亦別具心思,考慮到九龍區夏天的風主要從東南面來,座向可減少外來熱力,並同時增加室內自然風。內裏則依靠一個智能配置,能自動探測室內溫度,低溫時會開窗及開啟本港首次使用的低速高流風扇;但當溫度達攝氏廿八度或以上,便會同時啟動地板送風及輻射製冷系統。


他解釋,地板送風的出風溫度約為攝氏十六至十八度,較一般冷氣機的出風溫度攝氏十二至十四度略高,但毋須以大量電力製冷;且風口較接近人體,毋須「大劑量」送風,有助減少耗電。至於輻射製冷技術是於隔板上引入凍水,利用熱空氣向上升的原理,吸收人體熱能,達致涼快感。另外,項目亦有沖水及雨水回收系統,用以循環用作沖廁水及灌溉。梁亦指,整個項目可透過太陽能板及生物柴油發電自給自足,估計未來五十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七千一百噸。

機身符號 看得到的環保


機身符號 看得到的環保
2012年06月25日(一)
東方


大家很多時接觸到電器和電子產品,有沒有發覺機身總會印有CE、FCC、RoHS等標籤符號?大家可能置之不理,但原來這些符號各具代表性,可從它們身上得知產品來源規格、通過了甚麼測試,甚至是有關環保的標準認證。對於人人講環保的年代,多留意Gadgets的隱藏訊息,邊款型號慳電、哪部可循環再造,每個人都可為綠色生活出一分力!


http://easss.com/electronics


謎團1
手機等隨身Gadgets,機背經常見到特別符號,佢哋代表乜嘢?


解密
Gadgets身上的標籤符號,大致可分為安全、電磁兼容和綠色環保三大類型認證,有些地區更強制產品加入能源標籤等認證,才能於市面發售。不過這些認證如恒河沙數,以下便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顧問(汽車及電子)李寶雄,為大家解開3大常見標籤認證的背後意義。


謎團2
經常聽到人講「能源效益標籤」,夏天想換冷氣機,係咪認住一級標籤就得?


解密
別以為電器的標籤符號全部來自外國,原來也有本地專門認證,最常見是機電工程署的「能源效益標籤」,其實它分為強制性和自願性兩種,現時有5種電器納入強制性計劃,包括慳電膽、空調機、冷凍器具、洗衣機和抽濕機。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氣候項目主任黃俊賢表示:「很多人買電器都會留意『能源效益標籤』,其實它分為一至五級,以一級最為慳電。至於自願性能源效益標籤,則大多只提供簡單資料如登記號碼等。」


以冷氣機為例,一級能源效益較三級節省15%用電;另一樣需要留意的資料是耗電量數據,如冷氣機的能源標籤便會列出每年耗電量和製冷量。「就算冷氣機擁有同一能源效益級別、製冷量同為2.5千瓦,但如果一款每年耗電量為1,100個單位,另一款為1,000個單位,便以後者較為慳電環保。」


謎團3
不少產品都聲稱慳電環保,如何能從標籤圖案識別出來?


解密
除了產品身上的標籤外,其實各式產品包裝也可找到認證圖案,黃俊賢表示:「部分電子產品會於包裝上印上一些環保標籤,例如歐洲的RoHS,主要是限制電子產品所含的有害物質,達到標準的產品才能印上這標籤。其他如Energy Star、Eco Flower認證等,都是以環保節能為目的,這些認證往往是廠商自費參與,令產品獲得一定程度的環保認受性,從而提升企業形象和吸引消費者購買。」


強制性和自願性差異
通常強制性標籤是由政府指定機構頒發,要通過認證測試才可上市,目的在於保障市民。當中環保標籤亦會在強制性標籤中出現,多用於回收處理和有害物料驗證方面;不過更多環保標籤是廠方自願性加上,即廠方自行找檢測機構進行測試,這些認證大多屬於節能和產品生命周期等。


常見環保標籤:歐盟WEEE
在大型家電以至手提遊戲機等,都有機會看到「垃圾桶打交叉」之警示圖案,告知消費者不應隨意棄置產品。


美國EPEAT
這標籤是對產品的生命周期中,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認證,多用於顯示屏、電腦等有着重消耗的電子產品。


瑞典TCO
自92年開始,這標籤對顯示屏等相關產品進行生態、能源、輻射及人體工學方面的認證,具有多個年份標準。


撰文:譚文龍

Tuesday, June 12, 2012

有冷氣 無冬天 記者.陳曉蕾

有冷氣 無冬天 記者.陳曉蕾
7/26/2007


朋友從小巴聽來的對答:師奶甲:[熱死人,好彩有冷氣!]
[係呀,有冷氣,無冬天嘛.]師奶乙答.(Global Warming)


師奶智慧真係無得頂!


我曾經堅持不開冷氣.西環的房子對著山,好涼,除了下午西斜需要開風扇,晚上好好風.搬走時業主知道我個個月電費才大約$150,嚇一跳,她以前從來都是過千元的.她不知道我懊惱了許久,因為之前住大坑,才交$70蚊電費, 皆因用的全是慳電膽,不像西環業主裝了光管. (光管比慳電膽慳電才對 ??)


想不到搬到新界,居然要開冷氣! 住地下村屋,屋外好好風,從山下經過樹林吹下來,但屋內又黑又不通風,焗爐一樣!幾間房都裝了風扇,但晚裡仍然受不了,前排村屋部部冷氣不斷噴熱氣!
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buses


一邊開冷氣,一邊內疚,歐洲大陸都熱爆,暖室效應其中原因就是過度用電....


越熱,越無法子唔開冷氣,越開冷氣,又越熱!


重建工程一個接一個,整個香港都是大商場屏樓,但連逃到鄉下還是成排冷氣機. 坐在冷氣裡,不禁標冷汗.


ps.知道康文署居然在維園建大電視,還有六部冷氣去散熱(加熱?),好生氣! 個官厚頻無恥, 話在保護環境和推銷康文署資訊間要取捨---哪個香港市民會選擇看康文署廣告呢? 然後還要在尖沙咀再裝多部! 大家可否一同投訴?


==================
Comments :
誰會去看這些資訊板?
當你見到d人冬天還要開冷氣既時候仲氣啊 !
至憎看見少年人冬天開冷氣,還要大大氣:我交咗學費!

停不了的冷氣 陳曉蕾


停不了的冷氣
11/14/2011 
城市有四季
綠是彩色 記者陳曉蕾


 中大建築學系吳恩融教授的辦公室一直沒開冷氣:他放一個小風扇在地上,再在最高的窗門裝一個抽氣扇,風便從低處吹向高。


知道風扇比冷氣機省電二十五倍,卻只懂把風扇放在身邊吹,這樣加一個抽氣扇,涼風輕輕吹遍全身,不但更舒服,還不會吹亂桌子上的文件。


不靠冷氣而感覺涼快,是學問。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buses


今年香港特別熱:五月首個酷熱天氣警告是自一九九九年警告制定以來最早一次,八月是一八八四年以來其中一個最炎熱的八月,九月至十一月,天文台都預測氣溫偏高。


而香港實際溫度還要比天文台公布的溫度高。「市區溫度受建築環境影響,普遍比天文台公布的高兩至三度,部份更高達四度。」吳恩融引述他研究的「香港都市氣候環境圖」。換言之,踏入十月天文台公布的最高溫度大約是攝氐二十八度,城市裡可以超過攝氐三十度。


還得繼續開冷氣?
吳恩融瞄一瞄辦公室的溫度計:「攝氏二十七度,好舒服政府建議冷氣機溫度在攝氐二十五度是傻的。」


他解釋會否覺得熱,有三個因素:人體溫度、福射溫度、風


風可以令人感覺涼快,他的辦公室的溫度不變,但一關了風扇便會覺得熱,所以家裡要有足夠及適當的窗門產生對流風。


另外,太陽是主要的熱力源頭,減少陽光曬到建築物,就可減少鋼筋水泥儲熱,也不會在日落後仍然散熱,令室內悶熱,最直接的方法是在牆外裝百葉簾,次選是室內裝窗簾


令室內涼決的方法還有很多,像台灣「平民綠建築推手」邱繼哲所寫的兩冊《好房子》,便有詳細介紹。不過吳恩融強調,建築物的座向和設計一旦忽略通風和遮陽,事後能做的實在有限。


「香港人為何要看示範單位,而不是實際買的單位?地產商為何不提供這單位的通風效率有幾高,能源效益有幾好?或者環保系數是幾多?」吳恩融坦言這些和生活有關的資料,建築師全部都會知道,但市民買樓卻被蒙在鼓裡:「香港人為什麼不要求?如果懂得堅持要有對流窗增加通風,地產商還敢只用會所作招徠?」
  
不但沒要求,而且貪方便。


開窗要站起來,要用幾個動作,力氣比按下冷氣機的電掣多,如果用遙控器開冷氣更是連站起來也不用──可是方便,是有代價的。所消耗的能源,帶來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化。


吳恩融最近很氣建築系的學生:一進課室便開著全部的燈,開著冷氣,然後開窗,說是沒有新鮮空氣,再然後呢?去吃飯就不回來了,一整晚,燈和冷氣都沒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