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8, 2015

室內外溫差十度 隨時暈低

醫療直擊
室內外溫差十度 隨時暈低
2011年08月25日
Next Mag


酷熱天氣持續,尖沙咀街頭溫度高達攝氏三十四度,走進 K11,溫度霎時跌至攝氏二十二度,溫度相差十二度,身體由「散熱模式」突變為「保溫模式」,上呼吸道、氣管、皮膚、血壓即時受刺激。


早前有環保組織甚至量度出部分商廈、商場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溫度低至攝氏十八、九度,專家警告,進出極熱街頭和寒冷室內,除了打噴嚏流鼻水外,更會令血壓大上大落,隨時休克


http://easss.com/cell


早前荃灣一間小學的五年級生,在操場參加跑步考試後立即進入課室「歎冷氣」,結果有十三名學童出現頭暈、作嘔等不適,這正是因為身體未能適應溫差而作出的生理反應


酷熱天氣下,商場、食肆開大冷氣吸引人流,人人都想第一時間跑入冷氣間降溫,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利知行指出,皮膚布滿微血管,有保暖和散熱功能,溫度上升時,微血管擴張,幫助身體散熱,「溫度突然下降,為保住體溫,皮膚表面的微血管就會收縮,血液回流入大血管,會令血壓上升 5至 10mmHg。」


熱變冷 血壓升

利知行醫生指出,身處過熱或過冷環境,身體機能可能減弱,免疫系統亦受影響,因而容易出現傷風感冒。


利知行醫生指出,一般情況下,血壓會在幾分鐘內自動調節回正常水平,但老人、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膽固醇,或正在服用感冒藥等人士,血壓調節功能較差,就容易出現各種不適。「如有不適應盡快坐下休息,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變化。


「患有氣管敏感或哮喘,冷氣刺激正在發炎的氣管,令氣管收縮,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。」利醫生指出,情況就像冬天由溫暖的室內走出寒冷室外,氣管受冷空氣刺激而收縮,令病情惡化。


邪氣入侵


出入冷氣地方容易生病,中醫亦有類似見解,註冊中醫許懿清解釋,皮膚是調節身體溫度的主要器官,同時亦是對抗邪氣(疾病)的重要防線,炎熱時皮膚擴張散熱,當溫度突然轉變,皮膚保護能力變弱,邪氣便有機可乘。


「皮膚對溫度反應最敏感,溫差的改變,亦會令濕疹惡化。」許懿清又指出,由酷熱環境進入冷氣間,皮膚毛孔突然收縮,令體內的暑熱無法散走,有可能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噁心、氣促等熱衰竭的症狀。


溫差反應


穿梭冷熱環境,以下身體部位會受溫差影響而出現不同症狀。



空氣溫度突變,鼻黏膜受刺激釋放組織胺,會出現鼻黏膜發脹、痕癢等過敏反應。


血管
溫度急降
●皮膚表面微血管收縮, 血液迅速回流大血管,令血壓上升,引致頭痛。
●身體啟動調節血壓機制,將水份排出血管,令血濃度上升,容易造成阻塞,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機會。
溫度急升
●血液突然由大血管流到皮膚表面的微血管幫助散熱,血壓因而急降,令腦部供血不足,出現頭暈眼花,甚至休克。


氣管
受冷空氣刺激,氣管收縮,患有氣管敏感或哮喘病人會感到不適。


皮膚
室內外的溫度及濕度突變,會令濕疹發作。
冷熱變招
炎夏室內外溫差大,中西醫均提醒,小童、老人、患有哮喘、鼻敏感、高血壓、心臟病或曾經中風等長期病患者要特別小心。學識以下幾招,可防「攝親」!

緩衝
切忌由酷熱室外「急闖」進冷氣環境,商場門口冒出的少許冷氣,是冷熱交界處,可讓身體適應溫度轉變,應先在門口遮蔭位置停一停,抹乾汗水先進入冷氣間。

掩鼻
出入冷氣間時用手掩住口和鼻,有助鼻子慢慢適應溫差,減少對鼻黏膜的刺激。

隨身外套
帶備外套、披肩等,在冷氣間保暖。


醒你
穿著短褲短裙長時間處於冷氣間,會令下肢血液循環減慢,出現關節和肌肉僵硬,所以出外飲茶、食飯、睇戲時,記得不時活動下肢,加快血液循環。


撰文:鄭寶華
攝影:吳卓凡
插圖:朱桂葉


實地量度室內外溫度,相差 14度,小童、老人、哮喘、鼻敏感、高血壓等人士,出入冷氣間要特別小心。

No comments: